皮带秤的校准方法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出现及其应用的普及,使得信息技术得以迅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企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近三十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虽然大部分中小企业也已经购置了计算机,有些也用上了财务软件、仓管软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甚至有些企业还实施了 ERP项目,但总体来讲应用层面比较浅,“信息孤岛”现象日渐突出:不同软件间,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进行交流,数据出现脱节,信息需要多次重复输入,信息交流的一致性无法保证。特别是对于厂矿企业来说,以上信息化项目实施后生产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如:衡器、温度、压力、流量等计量器具、仪器仪表上的读数)仍需要通过人工记录后再输入到电脑中,造成生产数据与系统信息脱节、速度慢,而且人工输入中经常会出现输入错误甚至发生人为错误的现象,造成信息的不准确,影响公司的生产、管理、效益和决策。这是传统软件无法解决的管理漏洞。
当前以称重衡器为代表的计量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与流通企业中,在保证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生存离不开质量的保证,质量离不开检验,检验离不开计量,计量是质量的保证,因此计量器具的应用在企业生产、流通过程中已经非常普遍。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拥有众多的生产型企业,每个企业中或多或少都使用不同的计量器具,特别是称重衡器。一个企业计量器具少则几十件,多则几百件、几千件,甚至上万件,且这些计量器分布于企业的各个不同车间、仓库等地方。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大多数依靠人工取纸、人工抄表的方式进行统计,获取的计量信息少、传输速度慢、处理周期长,因此实现企业计量数据的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
衡器作为厂矿企业使用最广泛的计量工具,而称重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和采购、销售、财务等管理紧密相连,它是企业进、出物流的主要关口,其计量管理的科学合理与准确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传统的称重管理模式中,物流、信息、财务与称重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手工方式输入产品信息、称重时间、称重数据等,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很差,客观性不强,效率不高,容易发生人为误差、****等情况。特别是****行为往往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且难以防范。
因此,称重管理软件对厂矿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电子皮带秤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同时电子皮带秤的也面临的校准的困难。那么如何来解决电子皮带秤在应用的同时,它所面临的校准着困难呢?
电子皮带秤的校准方法很多:电子校准、挂码校准、链码校准、循环链码校准和实物校准。其中实物校准可信度最高,但实物校准装置造价高,占地空间大等缺点给这种校准方式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研究及实践表明影响皮带秤精度的主要因素是皮带张力,一条皮带输送机全部铺满物料时校准皮带秤的准确度最真实。
现有的挂码、链码及循环链码仅在皮带输送机全长的局部一小段长度内进行校准,校准结果与实际物料重量相差过大,其校准后的计量的精度已受到相当数量用户的质疑。
只有当整条皮带输送机全部铺满物料时校准皮带秤,其结果才是最理想的。
皮带秤国家标准要求皮带秤校准必须使用实际输送物料进行,其需要量至少是输送物料流量的2%。如果皮带机输送物料流量是2000吨/小时,那么校准皮带秤的物料至少为40吨。在现有安装皮带秤的输送系统中把40吨物料取出进行称重后再放回到系统中是非常困难的,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安装空间,即使一些现场能做到,其土建和设备的造价非常高。
自校准皮带秤采用二组皮带称重桥架、一组称重料斗、一个刮板取料机及螺旋输送机。采用极少的物料(输送物料流量的0.2%~0.5%,取决于实际工况),解决了皮带秤的实物校准问题。以低成本实现物料在线自动校准,确保皮带秤运行的称重精度。
BB肥设备 掺混肥设备 包装秤 皮带秤